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:"现在这么多平台到底能不能借钱?"说实话,借钱这事儿真不能随便!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不同人群适合的借款渠道、平台隐藏的审核套路,还有征信花了也能下款的方法。关键要记住:选错平台可能让你多花冤枉钱,这3个避坑技巧现在看还不晚...
前两天看央行报告,全国有借贷记录的人数突破7.8亿,相当于每2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借过钱。朋友小王的故事特别典型:去年创业失败,先是刷爆信用卡,接着借了网贷,现在每个月要还5个平台的账单。
仔细想想,大家借钱不外乎这几种情况:突发急用:家里老人生病住院要押金资金周转:小本生意遇到淡季征信瑕疵:信用卡逾期过几次
最适合:公积金缴纳满1年的上班族。像招行闪电贷、建行快贷这些,年化利率基本在4%起,但有个朋友吐槽:"明明征信良好,申请却被秒拒?"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信用卡使用率超过80%,这个隐形门槛很多人都不知道!
最近某头部平台被曝年化利率高达35.8%,直接踩到监管红线。不过也有良心的,像马上消费金融的新用户专享,首期利息能打5折。关键是提前看合同里的服务费明细,别被"日息万五"的噱头忽悠。
图片由网友原创分享
这类平台审核相对宽松,但要注意三点:查看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确认放款方是不是持牌机构警惕"砍头息"陷阱(到账金额比合同少)
老张因为疫情导致征信有5次逾期,试了这些办法成功借到钱:抵押贷款:用按揭房做二次抵押,利率比信用贷低一半担保人模式:找公务员朋友做担保,某农商行批了20万修复征信:联系银行开非恶意逾期证明(需提供失业证明等材料)
这里有个冷知识:网贷查询记录太多也会影响审批!有个粉丝一个月申请了8次网贷,结果半年内都办不了房贷。
正规平台都会显示放款机构全称,如果是XX银行、XX消费金融公司就没问题。遇到资金方显示"个人账户"或"第三方支付",赶紧关掉页面!
教你个简单算法:把总还款金额减去本金,再除以借款月数。比如借1万分12期还1.2万,真实月息是1.67%,换算成年息就是20.04%。
在"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"输入平台名称,重点看:成立时间是否满3年有没有行政处罚记录实缴资本是否超过5000万
网友@小李飞刀分享:"为了借5万周转,结果被骗走2万保证金"。常见的新型骗局包括:放款前要求买保险以刷流水名义让你转账发送假冒的银监会文件
记住这句话:所有正规贷款都不会在放款前收费!遇到要交钱的直接拉黑。
借钱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要量力而行、选对渠道。建议大家做好这三件事:建立自己的应急资金池(至少3个月生活费)每年查1次征信报告(央行官网免费查)优先使用银行产品,网贷作为最后选择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借钱解决的是短期困难,提升赚钱能力才是根本。看完这篇如果还有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看到都会回复~